与往年相比,忙于开新店的长沙餐饮企业今次延缓了他们推出新菜的步伐。
微博上一干自诩美食达人的好吃分子,依然留恋东瓜山烤香肠的香气,走不出口味虾、牛肉米粉、红烧猪脚的世界。蟹黄粉丝、帅哥烧饼、辣椒炒肉这样单纯的味觉刺激就能让他们惊叫:太好吃了!
这群成长于味精时代、毫不挑剔的80后、90后,惯坏了一些厨师的手艺。以至于相当多的精明餐饮人在口味上达成了让人不可思议的一致:菜不难吃,就差不多了!
1 新店像剁椒鱼头般遍地开花
短短一年时间,河西餐饮再次让犹犹豫豫的知味分子暗自捶胸。
徐记海鲜发力河西,与此前筷乐潇湘联手助推起河西高端餐饮。即便是农家乐,阳光100西向1000米左右也有2000余平方米的“麓山印象”。据本人了解,如钰樽楼这样超1000平方米的大型餐饮店,在河西即将开业的就有将近10家。
早前,资深餐饮顾问常国强表示,虽然有相当部分的餐饮企业并不赢利,但是乐观于长沙人好吃、爱吃、敢吃的餐饮预期,长沙餐饮企业依然如剁椒鱼头般遍地开花。
另一方面,给人刻板印象的餐饮企业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升级品牌,比如好食上推出“我爱鱼头”,餐谋天下变化出的“到味餐厅”,稍早前,金牛角王中西餐厅推出了“逗号英式茶餐厅”,秦皇食府推出“筷乐潇湘”,河西湘厨世家升级出的“食在不一样”。甚至华天快餐也升级为“筷嘴”。另悉,俏江南、金钱豹也将进驻坡子街悦方ID MALL。
就在餐饮店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时候,新的菜肴、新的口味却如晚归的新娘,迟迟没有到来。
2 “不难吃的菜”让人怀念一味风行的时代
七八年前,对南二环剁椒鱼头垂涎三尺的人,四五年前,开着宝马吃谢光头辣椒炒肉的人,对于当下的长沙味道,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九斤老太——一代不如一代啊!
对于长期混迹于吃货界的人来说,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指出某店曾经诞生过第一流的口味。现在鸭子铺的广电渔村,那是吃鱼丸和韭菜炒河虾的好地方;曾经的星沙饭店,如今的72号菜馆,那有绝味的蒜苗炒肉;炒木耳呢,则在华天酒店……
现在呢?如《金融时报》的专栏作者卡尔·威尔金森所言:酒店餐饮僵化的管理以及厨师对管理者的恐惧,让口味变得越来越难吃。事实上,经营着味庄和“食在不一样”的王新权同样认为:对于一道菜肴,人们的记忆也许并不如一个餐饮品牌。
的确,很少有人能够如美国餐饮教父詹姆斯·比尔德一样,记住他从1903年出生以来所吃过的八万七千多顿饭,也就是二三十万道菜的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。对多数人来说,他们不可避免地欠缺一种稀有的天赋——味觉记忆。“辣椒炒肉是我的乡愁,但只有回长沙吃进第一片辣椒时,我才能清楚地回忆起上一次辣香是怎样漫过我的舌尖。”一位远在哈佛读书的长沙伢子谈及他羡慕我的工作时,顺便这样告诉我。
3 制造美味的人为何丧失了研发的狂热
食客健忘,餐饮店的老板们也从追求“一味风行”,转而保守成“做不难吃的菜”。事实上,如今长沙风头健旺的餐饮大鳄们已不像早年那样冒充食客,四处试味了。他们更像是一个个学生,聆听起MBA、EMBA的高深管理课程。
变化是明显的。因为,一道辣椒炒肉很容易为别人学去,一粒鱼丸经高明厨师观察也能造出九成口味,而一套管理经验,一个餐饮门店,对味道、对厨房再有天分的人一时半会儿也学不来。王府三味楼的美丽老板娘开玩笑说,如今,与研发新菜相比,老板们更热爱开新店。
事实上,2011年下半年起,长沙不少酒楼面临着不小的租金上涨压力,这也让他们在推出新菜的道路上变得更加谨慎。9月26日,本报推荐江边5家餐饮大鳄的25道“江景菜”,如红烧肉、辣酒花螺、砂锅红薯粉,起码都在餐桌上经受了食客两年以上的味蕾检阅。
4 宁愿让味蕾跟着湘菜混搭去冒险
湖湘餐饮文化研究者范命辉总结2011年上半年餐饮变化,其中有一条就是“湘菜混搭已成一股潮流”。
Hold不住食客对低廉菜肴的追求,下半年,各大餐饮店从“荤素混搭”转而成“素素混搭”,砂子塘“醉莲花”经济餐厅总经理欧阳黄靖就拿出了清炖藕块,新食上河鱼馆则是淮山炒藕条,湘村发现则有“口味三素”,四方坪锄禾民间菜馆近日更以一款“清炒南瓜片”称雄国庆小菜英雄榜。
当然,一些店子以东安鸡的手法制造东安鱼,重新拿出银丝包菜、榴莲酥,或者以宁乡口味蛇的做法制造口味鸡,以及牛肝菌等新鲜食材的口味做法,这种以复古传统菜为法门的创新菜,也值得好吃分子关注。
尽管混搭湘菜并不尽如人意,但在没有一款菜肴能够炸开那平庸的餐桌之前,我宁愿我的味蕾跟着混搭湘菜去冒险。
(中国湖南菜 www.zghnc.com 提供分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