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李自康
湘菜是个大品牌
在很多人眼里,湘菜就是湖南菜,点是味辣、油重。说到湘菜的代表作,无非是剁椒鱼头、毛氏红烧肉、臭豆腐之类。其实,这是一种停留在浅层次的偏见。以这种所谓“口味”来认识湘菜,利少弊多,只会束缚自己的发展。
一个菜系的形成,固然有其地域、物产、气候和本地民风的原因,但也要看到,在过去,因交通不便、信息闭塞、民众的流动性很小,各个地方的饮食习惯必然带有较为浓厚的地方特色,菜系之间的融合也较为缓慢。但从改革开放近二十多来,交通逐渐畅通,民众的迁徙、流动日渐频繁,商贸往来、信息交流也更为便利。总之,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。在这种急剧变迁的大环境下,各大菜系必然要互相竞争、互相融合,传统的地方菜肴很难再保证纯粹的地域特点,而必然像凤凰涅磐那样在烈火中获得新生。
实际上,湘菜作为一个数百年来与全国各大菜系互相影响、互相借鉴、互相渗透、互相改造而不断更新、不断发展的菜系,是一个动态的观念,而绝不是一个固定的、静态的概念,更不能以片面的“口味”来定型。丰富多彩、包罗万象的湘菜,是湖南多少历代餐饮工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,是与各大菜系互相取长补短的杂交体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既属于“中国菜”这个大家庭,具有中国菜的共性,同时也努力显露自己的个性。这个个性,是不断更新、不断适应的结果,是与当今人们的需求紧密配合的,其灵魂不是什么“辣”、“油”甚至“咸”,而是经过改良和创新的、适应各地口味的、各阶层人士都能喜爱和追捧的菜系。湘菜之所以能火爆全国,正是靠的这种兼容并蓄、不断进取的精神。
郭沫若先生曾说:“烹饪这一门应该属于文化范畴。”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,否则会成为一塘死水。一味强调“正宗、传统”,以此来否定湘菜的变革,甚至主张“以不变应万变”,实际上是自我束缚、固步自封。纵观全国,力主创新的所谓“新派湘菜”企业已经成为当今餐饮市场上的主流。“大蓉和”开业 10 年来,天天顾客盈门、生意火爆,其原因不外乎适时推出一整套经过改革创新的、最大限度适合当今顾客需求的菜品体系。正因为这样,“大蓉和”被社会广泛认可,被评为“中国餐饮名店”“中华餐饮名店”、“四川餐饮名店”“湖南餐饮名店”、“成都餐饮名店”和“湖南省著名商标”。一些老顾客说:“大蓉和的菜好吃、便宜、有面子,是我们最喜欢吃的融台美食。”
多年的实战和思考,使我得出一个结论:与其说湘菜是一种“口味”,不如说湘菜是一个“品牌”。
大品牌需要大谋划
湘菜是湖南的一个大品牌,甚至可以说是湖南少有的一块“金子招牌”。但品牌是需要维护、谋划和经营的,否则哪怕是金子招牌也会锈蚀褪色。一直以来,我们并没有给这个品牌以应有的重视,更没有形成敬业好这个品牌的合力。至少,我们还没有把湘菜作为一个大产业来看待。
首先,虽然湘菜在近些年发展迅猛,但至今仍处于一种自发、零散的状态,餐饮业者名自为阵,单打独斗,数量虽多,但多为中、小规模,真正形成大企业、大规模的为数太少,致使湘菜产业不能形成长久发展的“合力”。湘菜在自身品质、价位上与粤菜相比还稍逊一筹,在高端市场这一块缺乏竞争力,这也是当前湘菜的“软肋”所在。如此下去,湘菜很可能贻误先机,白白丧失当前的大好机遇。
与先进的省市相比,在整体重视、投入、规划上,我们还缺乏长远眼光,而这是湘菜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。以四川和重庆为例,不管是政策、文化或是人才,都要比湖南先行一步。就政策来说,四川省委在1999年便将川菜产业列为“支柱产业”,政府对餐饮业的支持力度很大,省领导十分关心餐饮业,即使是到北京开会时,也要抽出时间到在京的川菜馆探望,了解他们的要求,解决他们的困难;而重庆也将“打造美食之都”作为目标,在2006年推出了16条具体政策,着力改善餐饮业经营环境,给餐饮业极大的支持和鼓励。川菜的文化建设也比湘菜做得到位,不但有一些文化人参与餐饮业,还有一些艺术家、文学家参与餐饮业的策划,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很是火爆,各种报纸、杂志也热衷于饮食文化的推介宣传。至于人才,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二十多年里输送的万名烹饪和管理人才,已经成为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大小酒楼饭店的骨干,使川菜发展更有底气。
四川将川菜定为“支柱产业”,重庆将渝菜看作“城市名片”,实质上就是将本地菜系作为一个“品牌”来谋划和经营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对湘菜的发展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,有一个长远的规划,从政策、宣传、文化建设到人才培养,从经营环境到长产业化前景,都有一个相对明晰的蓝图。这样的蓝图,需要餐饮业界和政府共同来描绘。
大品牌需要大谋划,需要大手笔。我们努力的方向,是提高品牌意识,增强湘菜产业的实力,扩大湘菜的影响,让所有的湖南人甚至中国人都为这个品牌而骄傲。
我努力并期待着:湘菜的春天不久将真正到来。
(中国湖南菜 www.zghnc.com 提供分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