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日,与周围多数身着正装、手提公文包的上班族格格不入,夹趾拖配沙滩裤的网友“徐徐入胜”,半信半疑地走入黄龙商圈世贸写字楼的大厅。“徐徐入胜”感叹,第一次去写字楼吃饭,为了找店招牌,可是“大费眼力”。
日料、韩式烤肉、茶餐厅、火锅、川菜、泰式美食……近期,新世纪大厦、立元大厦、双城国际,这些杭城商务写字楼的聚集地,却因为其中的餐饮“楼中店”而颇为热闹,成为不少杭城吃货们呼朋引伴的觅食新地。
餐饮店“上楼”,扎推写字楼
以一张看不懂的菜单、以及“等等等等等等”、“万万没想到”、“土肥圆”等让人忍俊不禁的“奇葩”菜名而突然“一位难求”的餐厅“没有之一”,深藏于黄龙商圈世贸写字楼A座2楼,上个月才开门迎客。
作为餐厅的创始人之一,王若翔口中的“没有之一”,仅有100多平方米,30余个餐位,做的就是周围写字楼白领和年轻人的“舌尖生意”。
打着作家南派三叔名号的宁记火锅,也是上周才登陆杭城,首家门店没有按照当下流行趋势直奔Shopping Mall,而是选择坐落在已有不下七八家餐厅的立元大厦4楼。在宁记火锅相关负责人徐小姐看来,接下来,这间“明星火锅店”将与酒吧、西餐厅、咖啡馆和本地美食,共处于这一座写字楼。位于密渡桥路、武林广场附近黄金地段的新世纪大厦,虽不及周围鳞次栉比的新物业,但也因为“有财气”、文火料理、安可马丁、MR.KING等各路餐饮接踵加入,反倒变成了武林广场附近的餐饮“新地标”,越来越多爱新鲜的吃货跑去觅食。
而滨江区的双城国际大厦,几乎揽获了日料、韩式烤肉、中式茶餐厅、烘焙坊、西餐等各种美食,品类繁多。这也难怪家住滨江的易小姐,下班后暂不回家,想着先去写字楼“打牙祭”。而家住老城区的汪先生,也不惜和好友驱车半小时去写字楼里一祭“五脏庙”。汪先生坦言,只为写字楼里有几家特色餐厅,在杭城只有其一没有其二了。
“美食大厦”占据杭城人气商圈
早前,中国烹饪协会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据测算,目前餐饮企业的房租保持着每年8%左右的增幅。业内人士表示,“餐饮企业在物业方面的投入,也渐渐向满负荷靠拢。”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杭城完全脱离临街店面、开进楼宇中的餐饮酒家少说也有近百家。在采访中,在立元大厦的附近开店的张先生透露,一间55平方米的沿街餐饮小店的年租金约为20万元,单日租金近10元一个平方米。
在密渡桥路附近新世纪大厦,以面积约600平方米、餐位约有200多个的一家主推中餐的“楼中店”为例,年租金近120万元,与同地段沿街店铺的租金相比相对便宜。
“以餐饮行业毛利率50%来计算,相对合理的比例是房租不超过10%,但现在超过10%比例的餐饮企业为数不少。”杭城一家餐饮服务机构的相关负责人朱先生分析,合理的人工成本应该维持在占比20%左右,但如今不少“沿街店”、“社区店”的这块成本也已大大超出。
对“楼中店”青睐有加的餐饮老板干先生透露,写字楼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对消费能力有影响。他坦言,自己在进驻商场开店前,还曾去双城国际写字楼一探究竟。“杭城有些写字楼白领的日均午餐消费已达到20—35元一人,与平价餐厅的消费水平差不多了。”
双赢机构总经理章惠芳分析,目前异军突起的杭城“美食大厦”,几乎都坐落在杭城写字楼、居住区密集的商圈。“有几座写字楼里上百号白领、以及周边上千户居民等稳定客源的支持,再加上租金和配套有优势,餐馆开进写字楼也无可厚非。”
“楼中店”模式为餐饮业提供新选择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一些食客的抱怨,也让不少想进军楼宇的餐饮老板犹豫——“顾客的知晓度如何”、“晚餐生意怎么办”成为主要压力之一。
“试营业3个月不到,陆陆续续攒了不少回头客。”“有财气”的负责人石勇表示。安扎于天目山路一写字楼的“文武煲爷”,其相关负责人透露,晚餐时间段的人气也日渐兴盛,不输“中午场”。
不过,去写字楼吃饭,陈小姐也有担心,“怕碰上饭点,为挤不上狭小的电梯而头疼。”她表示,白天的工作时段,写字楼的停车场也是全爆满,吃货们想找个停车位也非易事。
无法与沿街店一样搭设醒目店招、“路盲”的顾客首次登门难免得“问路”、去写字楼就餐“无街可逛”只能直奔主题、碰上排队高峰只有“打呆鼓儿”(杭州话发呆的意思)……然而,这些“小事”在业内人士看来并不算难题。
相较于街边店,餐饮“楼中店”理论上更为优惠的年租金,配套的停车位等公共设施,还是吸引餐饮商家极力想进军写字楼的一大主因。
甚至于,在北上广等城市,餐馆“上楼”已成为一种趋势。“与Shopping Mall一样,我们看中高端写字楼的品牌溢价,这些往往是那些‘社区店’与‘沿街店’所不能提供的。”有餐饮业跻身写字楼、CBD,不光看中每日居高不下的人流量,更是相中了入驻的大牌企业的整体档次。这就不难理解,有些餐饮企业以“出没”在国际知名500强、外资企业等写字楼附近,作为餐厅“择址”的一大标准。
有业内人士直言,不论是进驻Shopping Mall还是进军写字楼,都为餐饮业提供新的选择。但选择的关键还是,餐饮企业能否正确定位,做出来的菜品有无新意,价格是否公道。“说到底,去哪儿吃饭最终还是需要消费者用脚投票。”
(湖南美食网 www.zghnc.com 提供分享)